3月29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刘自康同志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议暨疫情防控指挥部(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张国清到沈阳师范大学检查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要求,听取校园全封闭管理工作汇报,研判形势、查找问题,在“铁桶式”全封闭管理基础上,细化提出“六防”举措,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党委副书记、校长、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郭连军,党委常委,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工作组长和住校二级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听完情况汇报后,刘自康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他指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党委科学研判,快速反应,果断决策,务实行动,做了大量工作。快之又快研究部署工作、细之又细制定工作预案、严之又严落实防控措施、实之又实开展督查整改,确保了学校运行的平稳有序。在此期间,无论是班子成员,还是中层干部;无论是专任教师,还是行政人员;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二级学院,都能服从省、市、属地和学校党委部署要求,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有效防止了疫情向校园蔓延。特别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敢打硬仗的住校教职员工为学校防控工作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刘自康代表党委和全校师生向住校奋战的教职员工表示崇高敬意。
刘自康强调,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省委书记张国清同志专门到高校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并作出部署要求,省教育厅专门组织召开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通报问题、落实任务。对标对表反思,举一反三查摆,刘自康指出疫情防控校园全封闭管理工作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闭而不严、令而不行、备而不全、虚而不实、粗而不细、散而不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做好下步防控工作,刘自康强调,以管住“人流”和“物流”为重点,强化管理闭环,巩固防控成果。在此基础上,坚持法防、人防、技防、物防、心防、舆防“六防”并举,一体推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一是法防。根据省、市有关法令要求,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制定11号令,明确了从严校园管理六条纪律,必须要宣传到位、严格执行。要签好承诺书。严肃防控纪律目的不是惩处学生,而是教育保护学生。学生处要统筹组织学生签订遵守防疫纪律承诺书,让学生作出知悉承诺,保证自觉执行,如再有违反者,依法依规从严处理。要上好法治课。由教务处牵头组织所有任课教师上一堂疫情法治课,研究生院要求导师务必落实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开好主题会。组织各个班级围绕贯彻落实指挥部11号令,迅速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教育,保护好自己,保卫好校园。
二是人防。要加强力量,死看死守,充分发挥人在疫情防控中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万无一失。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党员、干部及广大师生组织发动起来,成立临时党支部,群策群力,联防联控。抓好领导队伍。发挥校院两级领导班子作用,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校领导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靠前指挥,主动作为。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抓好工作队伍。各防控工作组长、管理干部、辅导员既是参谋,也是战士,必须冲在前列,干在实处。工作组长要责任上肩,各司其职;管理干部要忠勤任事,担当作为;辅导员要当好“五个离不开”的人,战在火线,与学生守望相助。抓好保障队伍。后勤服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与师生接触密切,必须严格管理,做细工作。抓好应急队伍。如果校园突发疫情,需要有大量的医疗、服务人员开展流调排查、隔离转运、环境消杀以及健康监测场所服务保障等工作。要尽早准备,统筹部署,加强培训,确保“战时”能够立刻分清岗位,明确角色,投入工作。抓好预备队伍。为应对长期作战,要统筹考虑充分论证住校人员补充工作,将精干力量组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继续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大招募培训力度,补充校园工作力量。
三是技防。要数据加持,智能应用,用现代信息技术保障精准防控。用好扫码系统。组织师生规范扫码,及时掌握行踪轨迹,为突发应急流调排查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监控系统。抓紧排查完善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消除断点和盲区。布置门禁系统。要从长远考虑,逐步向前推进楼宇门禁系统覆盖。研发应用系统。发挥优势,研发信息化实用程序,弥补硬件不足短板。
四是物防。要保障充足,铜墙铁壁,筑起校园疫情防控安全防线,打好持久战、阻击战。防疫物资要充分。对防疫和生活物资既要保障储备量,又要确保供应安全。防疫保障要坚固。坚持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既用指挥部11号令强化纪律约束,又加固围墙防范学生违纪。防疫空间要备好。对外挖掘宾馆资源,对内配齐健康监测场所物品,确保健康监测场所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实施网格化管理,校园“大网格”、区域“小网格”,划细划小管控单元,严防人员聚集。防疫环境要保障。加大对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食堂、浴池、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消杀力度,加强校内生活垃圾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五是心防。要人文关怀,心理引导,确保师生心情舒畅、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疫情已持续两年多,本轮疫情防控又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特殊时期更要发挥“家文化”作用,全校一盘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对重点群体学生关心关爱。辅导员对学生要底数清、情况明,特别对心理问题学生要高度关注,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疏解心理困惑。加强对毕业年级学生的教育引导,组织线上宣讲,开展云端招聘,及时帮助落实就业去向。对住校干部职工暖心关怀。尽快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全封闭管理住校值班人员激励保障政策,对住校人员在政治上倾斜,经济上从优,荣誉上激励,生活上关心。对后勤保障人员真心以待。对保安、保洁、餐饮等后勤服务保障人员要格外关心关怀,科学安排班次,确保劳逸结合,舒心工作。要发放爱心礼包、提供餐饮补助,给予生活帮助,共同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良好氛围。
六是舆防。要营造氛围,把严阵地,开展“疫情、舆情、民情”联动正面宣传引导,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坚持聚合而不发散。党委宣传部要统筹整合,有计划分批次集中宣传报道,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二级单位要按照学校部署要求,统一宣传口径,形成支撑呼应。坚持帮忙而不添乱。要以大局为重,明辨是非,从严把握,严防形式主义。要紧盯网络舆情热点,加强舆情监管,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处置。坚持引导而不误导。要时刻关注网上动态,及时掌握师生反应和有关诉求,积极做好正面引导和解释说明。
刘自康最后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紧要关头、最关键时期,校园防控任务异常艰巨,要认真贯彻上级和属地部门要求,织密网络,压实责任,提高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一流大学建设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