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中左四为王哲
王哲,学生处处长、党委学工部部长,参加工作2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对学生工作充满热情,有丰富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具有不断学习、勤奋钻研、善于创新的突出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文化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于201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本文刊载于校报第497期二版)
2013年4月21日晚7点,我校川渝籍学子在青春广场自发组织为四川雅安地震举行点烛祈福活动。当天正值周日,从贴吧里得知消息的王哲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中央校区各学院的学生院长和辅导员一起为学生们的活动保驾护航。永在第一线,没有节假日,学生无小事,这就是王哲日常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青春领航青春
1992年,作为部优秀毕业生、部优秀毕业生党员(当时我校仍归机械工业部主管)的王哲留校担任电气工程系辅导员。从此,他与威尼斯电玩城游戏下载的学生工作结缘,一路走来22年。
学生时代的王哲,身为班长和系学生会副主席,在人生的职业走向上,还有选干等更好的出路。但是心中那份浓浓的师生情和威尼斯电玩城游戏下载家的氛围,让他决定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威尼斯电玩城游戏下载。尤其是亲身经历了89年的那场风波,作为主要学生干部的他深刻认识到:青年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引,其成长之路势必坎坷,自己有责任成为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虽已届不惑,王哲给人的印象却是阳光的,旺盛的,洒脱的,年轻的。他说,跟青年学生在一起,你会永远年轻。22年来,王哲先后担任电气工程系辅导员、院团委书记、校团委副书记、校团委书记、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研究生学院党总支书记、学生处处长。时光流逝,当年众人眼中的“小帅哥”已华发早生,作为学生工作战线的一名老兵,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威尼斯电玩城游戏下载的育人事业,为千千万万威尼斯电玩城游戏下载学子的青春记忆留下了属于他的那一抹亮色。
思路决定出路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明敏的晴雨表,每一代大学生面对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学生工作者要紧扣时代脉搏,做离学生心灵最近的人。”22年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王哲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升华,“全人”的发展理念、“大主题,小切入”的教育模式、“活动组织高手”的个人能力是他和他的工作的最佳标签。
“学生工作的长治久安离不开一支精明强干的辅导员队伍。”在人事代理和非本校毕业的辅导员逐渐增多的历史情况下,王哲适时提出了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定长期的、相对固定的辅导员培训计划,包括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学生工作案例论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辅导员科研项目专项基金、《辅导员工作日志》和《辅导员谈心记录》等。目前,全校已有40名辅导员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学校也从2012年到2014年连续三年实现三个跨越,在三届辽宁省辅导员能力大赛中分别荣获团体三等奖、团体二等奖、团体一等奖的殊荣,并于2014年代表辽宁省参加东北赛区角逐,并首次跻身国赛决赛,把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的名字镌刻在国家大赛的舞台上。
“把就业难问题解决在起点,把全人教育推向长远。”王哲积极落实党委提出的大思政、大人文的思政理念,着力推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职业目标为牵动,引导学生规划学业进程。同时以此为依托,组建专业教师、中层干部和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新型班导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促进了学风的根本好转,实践了因材施教和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生中大受欢迎,担任学生新型班导师也在全校干部教师中由“任务”变成了“兴趣”。
“他是学校挑战杯竞赛和学生科技活动的体制设计者和实施者。”多年来,我校的挑战杯竞赛成绩一直高居辽宁省高校前列,王哲的先行开拓和建立的组织框架和运行体制功不可没。以组织参加挑战杯竞赛为试点,他开创了成立大学生科研立项选题指导委员会、确立校院两级竞赛体制、制定以竞赛为牵动,以科普为基础,以教师带学生参加科研为主要手段的学生科技活动工作思路。2001年我校首次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就获得一项二等奖,两个三等奖; 2002年首次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成为辽宁省唯一入围全国决赛的高校,获得国家银奖,并于2003年一举跻身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发起高校之一,拔得辽宁省属高校的头筹,在全国地方院校中也不多见。
“他是校园活动的组织高手。”北院天天彩旗招展,大活(大学生活动中心)夜夜活动不断,很多老师和校友还津津乐道于2002年左右老校区热火朝天的学生活动氛围,那正是王哲主政校团委书记时期。 “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和“社团节”是那个时代大学生们的精神盛宴。王哲深信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课堂以外的精神食粮,不可或缺,这道大餐的营养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承办东北三省的街舞大赛不仅深受学子欢迎,我校代表队还荣膺东三省冠军和全国第三名,为学校赢得了又一个难能可贵的国字号荣誉。
王哲的眼神专注,头脑活泛,熟悉他的人知道,“以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是他的套路和打法。他创新社会实践形式,推出社会实践项目化运动方式,多次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他创建研究生党建网络平台,有效解决了研究生科研、学习地点分散,时空不同步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网络组织形态;他开创社团导师制,使广大教师在第二课堂和学生密切接触,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的新局面和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他开设校报电子版,组织全校最大规模的形势政策课…
敬业才有事业
“敬业才有事业”这是王哲的QQ签名。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家住沈阳太原街的他,不分春夏秋冬,每天5:30起床,骑车到学校组织学生出早操。尤其是冬天,路上跌上几跤,到校头发和眉毛一片白是常有的事,然后挨个宿舍去“叫起”。王哲说,学生工作,就是一天到晚跟学生摸爬滚打,没有敬业就没有辅导员。
作为学生处处长,王哲同志经常与辅导员一道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每月与学生的谈话多达40人次。他每天早晨和学生一起出早操,晚上参加各种学生活动,经常是工作12小时以上。在处理各种安全稳定突发事件时,他能亲临一线,沉稳化解矛盾,迅速化解危机。在担任研究生学院党总支书记期间,正逢校园搬迁后,新校区需要恢复并稳定工作秩序,他在学生宿舍吃住一个月,处理了数不清的琐碎事务,保证了1800余名的研究生群体顺利渡过特殊时期。
多年来,校部传达室的值班同志经常能在周末看到王哲同志进出办公楼的身影。此外,王哲还屡屡临时受命,担纲组织学校的大型活动,60周年校庆,建党90周年大合唱,“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的舞台上,总会看见他忙碌的身影。
爱心育得英才
“学生工作是要用爱心去浇灌的事业。”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已成为王哲的职业习惯。每年寒假的家访,他总是力所能及的多走上几家,把老师的鼓励送给学生,把学校的温暖带给家庭。
2010年新生入校后的某一天,王哲在兴顺校区食堂就餐,发现一名食堂工作人员,上身穿着食堂工作服,下身穿着新生军训裤。王哲觉得很蹊跷,上前主动问询得知,这个新生李某因为家庭困难,主动要求课余时间到食堂工作,报酬是管饭就行。这名学生工作老兵心酸了,主动为李某联系勤工助学项目,并嘱咐所在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积极关注李某的成长。在王哲的关心和过问下,李某不但顺利完成学业,还成功保送专业的研究生。
“学生工作要求我们的眼睛必须是敏锐的,细致的,最重要的是要动脑筋。”为了给全校孤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王哲确实动了很多脑筋。2013年,王哲与校友总会协商,以“给孤儿大学生找一个温暖的家”为题联系我校校友、辽宁省工商联主席杨冠兴,寻求企业界朋友的支持。杨冠兴校友为母校的情谊和王哲的爱心所动,带领企业家并以辽宁省工商联慈善基金的名义对我校孤儿进行捐助。2014年1月7日,辽宁省工商联为我校41名孤儿大学生每人一次性捐赠了符合自己尺码的内衣两套、袜子一盒、毛衫一件、鞋一双、羽绒服一件以及人民币2000元,并且还实现了企业家与孤儿的一对一帮扶和解决就业,王哲为全校孤儿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温暖家。
走在青春的路上,学生工作者永远是年轻。